檳榔種子小盆栽


        弟媳娘家在霧峰山上有一塊山坡地,種植多種水果樹,大部分是荔枝及龍眼。常跟弟弟去山上走走,常帶回一大包的青菜及水果,足夠煮好幾餐。歩道旁種植一排排的檳榔樹,這一陣子正在開花,樹上也有變黃的檳榔籽,尚未掉落;檳榔樹下一大堆變黑褐色的檳榔籽,其中有些已發芽長根,皆一倂通通撿拾帶回去。也拍了一些照片,收穫不少。


        臺灣的檳榔是一種很特別的果物,既不是生鮮食用的水果,也不是煮熟食用的堅果,而是一種嗜好料作物。吃檳榔是自古就有的習慣,在台灣地區嚼檳榔的風氣也非常盛,只要看看大街小巷檳榔攤比比皆是,就可以了解一般。也因此檳榔又稱綠色黃金、臺灣口香糖。充斥台灣大街小巷的檳榔攤因競爭激烈,最後還衍生出所謂「檳榔西施」次級文化。


        檳榔(Areca catechu, LINN.)是屬於棕櫚科檳榔屬,為多年生常綠喬木,別名有檳榔子、賓門、青仔叢等,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及及菲律賓等地。臺灣以台東、嘉義、屏東三縣產量最大。盛產期為9~10月,隨後遞減至次年4月。檳榔的枝幹可高達1215公尺。檳榔的樹形相當優美,樹幹筆直,環節明顯,葉子集中在樹幹頂端,成排種植時相當美觀。


 


1.檳榔的果實成熟前是綠色,果實成熟後轉為黃或橙黃色,果實的形狀大多是橢圓形、圓形或卵形,掉落地面後,風吹日曬,果皮乾燥後呈黑褐色,內含大量的纖維質,裡面的果核藏有仁肉及水份。


 


 


 


2.檳榔樹高約12~15公尺,無分支,6-9枚葉簇生於莖的頂端。檳榔的花為肉穗 花序,每樹約有34穗。雌雄同株,雄花白色、雌花綠色。


 


 


 


3.在檳榔樹下可撿拾到果實,篩選較大且新鮮的果實,尚未乾燥為黑褐色的果實就不要了,將撿回來的檳榔籽清洗乾淨。


 


 


 


4.將外皮剝掉,由較硬那一端往另一端剝開,只剩纖維層,從較軟那一端的中間往外剝開,用小剪刀將中間較短的纖維剪乾淨,直至露出種籽,最後用夾子輕輕將種籽夾出。種子外的纖維質可整理成稻草人帽子的形狀。


 


 


 



 


5.將檳榔籽泡在水裡,每天換水直至種子發芽長根為止。也可至檳榔樹下找尋剛發芽長根的檳榔籽,小心拔取,勿傷到根部,帶回直接種植。


 


 


 


6.先放入約三分之一的麥飯石或細石,再將種子的根部放入盆器,擺放成最佳姿勢後,填滿麥飯石或細石,使種子的根部更穩定。



 


 


7.種植後再將乾淨的纖維稻草人帽子套入種子,這樣就完成了。檳榔最美麗的地方就是露出的根部及可愛的帽子,選用小一點的盆器栽種,可欣賞它站立的美感。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8.纖維質的稻草人帽子也可拿來當裝飾品,來一支海灘傘,或是草帽小子的草帽,酷ㄛ!
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          尚有一些相片放在部落格相簿,可到部落格相簿欣賞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ㄚ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