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眼種子盆栽
去年曾種過龍眼種子盆栽,也許方法不當或較晚種植,發芽率並不高,稀稀落落的植株,並不美觀,連續種植兩次都是一樣,只好放棄,宣布失敗了。今年想再試試看,一直注意今年的龍眼是否上市了,農曆七月初一前,市面上已開始有賣龍眼了,正想去買一些回來時,正巧弟媳婦送來一大袋的龍眼,弟媳婦的娘家在霧峰山上有一片果園,種植許多種水果,常可分享到甜美好吃的水果。為了種植大盆的種子盆栽,需許多種子同時泡水,因此全家同時拼命吃才得以完成,一個月過去了,終於可以驗收成果了。
龍眼係無患子科龍眼屬植物,學名為Euphoria longana Lam.,別名有龍眼果、桂圓、龍目、圓眼等。多年生常綠大喬木植物,性喜溫暖,其樹高達4至10公尺,樹型美觀,枝繁葉茂;葉為偶數羽狀複葉,對生或互生;每年三、四月間開小黃花,龍眼花的花蜜很甜,氣味芳香,是養蜂最好的蜜源,生產的「龍眼花蜂蜜」是所有蜂蜜中的上品。
果實在夏末秋初成熟,果圓球形,直徑1.5 ~ 2公分,果皮黃褐色,質地粗糙,果肉(假種皮)厚,半透明,多汁液,味甜美,內包一棕黑色種子;可鮮食,也可烘乾製成龍眼乾,果肉剝下可泡茶﹝桂圓茶﹞,也是重要的中藥材。因果核圓而烏黑光亮,近蒂處有白色圓圈,古人形容似龍之目,由此而得名。
龍眼是我國的名特產,龍眼和荔枝有相同的特殊生長地理,僅限栽培於亞熱帶北迴歸線附近一帶,龍眼主產於福建、廣東;廣西、四川、台灣。本省中南部低海拔淺山地是龍眼的盛產區,每年4~8月滿山遍野一望無際的龍眼林,纍纍果實滿佈枝頭,相當壯觀。龍眼品種極多,台灣栽培種約20餘種,晚生品種至11月才能成熟(俗稱10月龍眼),此品種栽培極少。商業分類一般稱福眼、水肉眼、糖酸肉眼、鈕扣眼;其中以福眼果實大肉厚而較受歡迎。每年的中元節正是龍眼盛產期,因此也就成為祭拜的應節水果。
龍眼果實若未經人類採摘,成熟後會自然掉落,因此可在龍眼樹下看到許多掉落下來的龍眼果實,這時在地面的龍眼果實就成了一些昆蟲的佳餚,金龜子、鍬形蟲等都會來覓食,連可怕的虎頭蜂也來享受甜美的珍饈,飽食一餐。
1.在七、八月盛產期時,從市場買回新鮮的龍眼,請家人一起吃,將吃剩的龍眼籽留下,收集足夠的種子。
2.將龍眼種子頂端的果肉及白色軟組織(芽點處)剔除,並清洗乾淨。
3.將龍眼種子浸泡在水裡,水淹沒種子即可,每天都要換水至無雜質。浸泡4~6天後外殼就會微微裂開,可看到芽點(裂開後白色的部分),即可種植。外殼裂開後,再多泡2~3天,可加快冒出新芽。
4.選適合的無洞盆器,放入無菌的培養土,約八分滿,並噴灑一些水至表面上的土使有潮溼感,將種子鋪滿表面,一顆接一顆不留間距。挑選裂開程度類似的種子種在同一盆中,這樣發芽的情形會比較一致。使用一些培養土將縫隙填滿並覆蓋種子,再用麥飯石或其它小碎石鋪滿表面,鋪滿後用手掌輕壓表面,使種子更加穩固,接著使用噴水器來回噴灑三圈,然後記得每天噴水一次。
5.接下來就等待發芽,大約8~10天後新芽就可以全部冒出來了,嫩嫩的紅裡透點淡淡的綠,小小一株一株直立著,非常可愛。
6.第12天左右,開始長出新葉子,葉子的顏色是淡褐色或淡紅色。
7.兩週後,葉子茂密了,葉子的顏色慢慢變成粉紅、淺咖啡、淺黃。三週後,葉子更茂密了,葉子的顏色有淺咖啡、淺黃、淺綠色、深綠色,可以同時看到不同顏色的葉子在同一盆栽裡,非常美觀,賞心悅目。而且欣賞葉子的變化過程,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。
將一盆88粒龍眼種子盆栽擺放在教務處辦公室,數字8、8(發、發)討個吉利,希望藉由綠色植物的神奇魔力,能紓解大家的工作壓力,氣氛更和諧,工作效率更高,同事之間的感情能更加融洽。
另一盆108粒龍眼種子盆栽擺放在校長室,數字1、0、8 (ㄧˊ、ㄋㄧㄥˊ、發)討個吉利,校長是我們的大家長,學校的常青樹,祈求學校校運昌隆,校長永保安康。
最後一盆128粒龍眼種子盆栽就擺放在家裡客廳,數字1、2、8 (男生、女生、發),就是(全家、發)討個吉利,希望能藉由綠色的種子盆栽,來改造居家好運勢,使整個家的氣更旺盛,祈求全家平安,身體健康。
漂亮的種子盆栽,搭配古色古香的紅木傢俱,整體很搭調,相得益彰,有很好的視覺效果。
大盆種子盆栽擺放在客廳中間,氣勢非凡,也使人神清氣旺。
茶几上的精緻綠盆栽,可讓空間更加舒適,使人整個精神都放鬆下來,有好心情。
心情告白
此篇文章歷經兩年才得以完成,拍照地點有台中霧峰山上、台中大坑山上、辦公室及家裡,拍了將近三百張的照片,再從裡面篩選出一些較好的照片。昨晚在家中客廳拍照時,還不慎將相機摔落地面,造成鏡頭邊緣變形凹陷,心疼不已,久久無法釋懷,經測試結果,還好一切操作正常。文章一改再改,照片也一換再換,希望整篇文章能呈現美美的畫面,敘述也能夠完整明確,過程雖然較辛苦些,但相信這些是值得的。感謝88位格友的誠懇訂閱,也感謝您的到訪,拈花惹草的經驗分享,希望您喜歡,也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,最後,感謝您的愛護與支持,感恩ㄌㄚ~~